提案者:林 莉
面对百年未有的全球性疫情,无论是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还是常态化阶段,作为占全国人口39.4%的农村地区,都是防控工作的重要战场。能否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全局的成败。乡村医护人员是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在排查人员、筛查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农村打好抗疫攻坚战的关键力量。
如何加强我市乡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稳定的、专业的乡村医护人员队伍,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乡村医护人员管理模式
采取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县、镇、村医共体管理模式。乡村医生可以是县或者乡镇医院聘用,人事关系可以保留在县级医院或者乡镇医院,工作安排在乡村,即采取县聘村用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待遇,稳定乡村医护人员队伍,甚至择优纳入编制管理,让乡村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二、加强乡村医护人员职业管理
持续加强乡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启动乡村医护人员实用技能项目,依托区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举办乡村医护人员业务培训班。完善乡村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护人员进入中、高级医学院接受学历教育,鼓励乡村医生考取医师资格,增强其职业发展能力,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三、解决乡村医护人员待遇问题
一是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到实处。对于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护人员,根据工作量和考核结果,将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足额按时发放给乡村医护人员。二是乡村医护人员基本工资实现财政兜底。当下拨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及乡村医护人员按照政策取得的收入满足不了他们的基本开支时,各县级政府要采取财政兜底的形式,切实保障乡村医护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
四、不断探索丰富乡村医护人员供给的补充模式
一是市级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晋职称前到农村医院服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充分带动乡镇和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市级医院到农村医院服务的时间不能短于半年。二是选拔推荐一批农村医生以交流轮岗的形式赴市级医院进行全科医生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一年,以强化农村医院医生力量。
五、完善乡村医护人员养老保障制度
坚决落实执行乡村医护人员退休养老待遇,按照大连市统一规定,保证乡村医护人员退休后的工资补助。根据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需求,不断探索完善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制,让他们在基层工作中安心、放心、倾心,没有后顾之忧。
作为基层医疗服务者,乡村医护人员扎根农村、敢于奉献、服务百姓的精神感人至深,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疫情防控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乡村医护人员队伍的良性发展,需要全社会加强关注,只有真正解决好乡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才能真正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的“网底”。